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經治療后遺留一側甚至雙側肢體功能失調而不能站立行走。助行器可以在患者步行中減少下肢承重,輔助患者身體保持平衡,從而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
助行器主要有以下幾種:
1、杖類助行器:杖類助行器需要由手承擔一部分體重,因此對使用者手的握力和上肢各關節功能要求較高。
(1)單足手杖:支撐面小,穩定性差;適用于上肢力量強,握力好的患者。
(2)多足手杖:支撐面較單足手杖大,穩定性較好;適用于平衡能力欠佳,用單足手杖不夠安全的患者。
(3)肘拐:依賴前臂和手共同承重,較穩定,適用于握力差,雙側上肢力量較強,雙下肢力量較弱或不協調,但又不必用腋杖的患者。
(4)腋拐:穩定性較好,但易壓迫腋下神經,影響血液循環,故應用手握住把手,支持體重;適用于下肢無力且手杖及肘拐不能滿足需求的患者。
2、助行架:可以保持立位身體平衡、支撐體重、訓練行走、增強肌力,助行架支撐面積較大,穩定性好,安全性高,但靈活性較差。適用于下肢功能損傷嚴重的患者站立和行走。
(1)無輪式助行架:以雙手使其逐步向前移動具有穩定性能好、高度可隨使用者的身高隨意調節的特點。主要用于上肢功能完善而且下肢功能損傷較輕的患者。
(2)輪式助行架:帶腳輪,行走時助行器始終不離開地面,由于輪子的摩擦阻力小,易于推行移動。適用于下肢功能障礙且不能抬起助行架前行的使用者,但其穩定性能稍差。這種助行架帶有腳輪,易于推行移動,分為兩輪式助行架和四輪式助行架。